致远软件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工业互联网小帧探第一季|这个数字化车间按下“智造”快进键

高能耗、高库存、低附加值……传统纺织业历来有着“千人纱、万人布”的老说法。面对行业通病,企业如何借势涅槃,变得高效而“轻盈”?青岛威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达”)通过引入智能吊挂系统,利用现有厂房实现数字化升级,为纺织服装行业插上数智化转型的翅膀。本期《工业互联网小帧探》聚焦威达学生校服数字化车间,看企业如何按下“智造”快进键。

流程做“减法”,生产节奏提速优化

 

 

在威达学生校服数字化车间,崭新的吊挂系统让生产线增添了不少科技感。记者看到,用于制作校服的布料犹如乘坐“小火车”一般,随着吊挂轨道在工位之间来回穿梭,工人们只需伸手一拿,即可进行缝纫,大幅缩减搬运、绑扎、折叠等流程。当工人完成一个工序后,只需轻按控制钮,吊挂系统就自动地将衣架转送到下一个工序站。

 

 

青岛威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桃云告诉记者,公司从2021年开始对车间实施智能吊挂系统建设。该系统采用单件流水生产模式,通过控制、采集、分析服装生产数据缩短生产周期、有序控制成衣产量,借助数字化技术应用,完成对缝制作业流水线的智能化管理。与传统流水生产模式相比,该系统可实现物料的自动化传输、分拣、配对,为工人减少不必要的辅助时间,将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真正的车缝作业”上,车间生产效率提升30%。此外,系统可以设定工序返工、站位返工、定员返工等模式,品检员无需离开站位即可查看同员工多工序的生产信息,并“一键式”发送返工次品,减少潜在人为错误,从而保证产品品质。

 

 

数智做“加法”,生产工序全程可控

 

 

在车间大屏上,进度、效率、产量、返工率等数据不断跳动,电脑自动实时采集每个工位的生产数据,让生产信息一目了然。通过综合报表系统,管理者可充分管控生产线动态,并随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吊挂系统解决了同工序中不同员工的效率差异问题,同一工序可多人生产,一人也可生产多工序,实现了生产效率平衡。

 

 

“数字化服装生产车间不仅提高生产效率,也实现了智能化、数据化和人性化的管理。” 王桃云告诉记者,传统流水线出货时容易产生缺码和不良成品等问题,补码、补色通常需要1天到2天时间。如今,借助电脑实时统计以及产品在线检验,极大减少了缺码以及成品返修现象,提速出货时间。借助车间数字化改造,企业降低了20%的运营成本,质量合格率提高6%。
 

“四新”领航,微观视角呈现青岛工业互联网能级跃升之路

 

 

“四新”助推,青岛的工业互联网已进入产业深耕、赋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双链接工业生产设备、人与数据的“数字化之手”,正催生出源源不断的创新融合应用,推动智能制造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持续进阶。

 

 

2021年,在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支持与指导下,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聚合报网端微优势资源,联合推出轻量级原创视频栏目《工业互联网小帧探》,探访青岛数智转型标杆企业,三季节目的全网浏览量达2000万余次。

 

 

今年9月,2022《工业互联网小帧探》携虚拟IP形象“小帧探”升级亮相,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以及青岛市5G“十佳场景示范”项目和人工智能“十佳场景示范”项目,以微观视角生动呈现青岛工业互联能级跃升之路,推动“工赋青岛”行动持续走深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