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子ESOP
ESOP作业指导书
PTL仓库亮灯分拣
ESD静电监控系统
质量反追溯系统
点检巡检首检
智能电子看板
WMS智能货仓
MES生产执行系统
APS计划与排程
文档管理系统
加密管理系统
数字工厂
致远智能硬件开发
云业务伙伴
智能电视appH5开发
蓝牙传输
wifi远程控制
蓝牙APP定制
智能家居wifi
云平台开发
嵌入式Linux系统
组网方案设计
PCB硬件设计
医疗家电工业玩具
VR开发
智能遥控方案
管理软件
商城ERP
电商ERP
连锁超市电商ERP
跨境电商ERP
协同办公OA
房地产OA
IT数码OA
医药医院OA
教育培训OA
科研单位OA
酒店餐饮OA
连锁店OA
金融保险OA
政府事业单位OA
工厂企业OA
广告传媒OA
品牌ERP
K3
U8
易飞
HR人力资源
人力外包管理
支持服务AMS
中小企业ERP
美业管理
电商ERP
呼叫中心
SOP可视化管理
软件定制
保险中介系统
ehr人力资源软件
行业ERP
贸易公司ERP
机械设备ERP
手袋皮具ERP
触摸屏ERP
数码电子ERP
平板电脑ERP
电子电器ERP
塑胶制品ERP
五金制品ERP
手机ERP
移动电源ERP
背光源ERP
膜贴ERP
家具ERP
连锁店ERP
装修工程ERP
纸箱ERP
印刷ERP
鞋业ERP
财务公司erp
LED行业ERP
检测认证ERP
五金塑胶行业ERP
移动客户管理CRM
科创致远CRM
工厂企业crm
医药CRM
手机CRM
智能设备
ESD静电监控
仓库亮灯分拣
ESD静电监控
条码系统
工时采集
APP设计
设备管理系统
商城网站设计
数据采集
注塑机数据采集
仪器数据采集
设备数据采集
远程数据采集
游戏开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法律声明
合作伙伴
企业文化
荣誉资质
销售热线:
4000-900-632
科创致远软件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AI助力智能硬件“升级”原来已经可以这样了?
【摘要】现在的智能硬件已非传统的智能硬件,如何让AI成就其新的春天?5月19日,2017中国智慧家庭博览会同期举办的2017年中国智能硬件开发者大会在深圳举行,从物联网核心...
现在的智能硬件已非传统的智能硬件,如何让AI成就其新的“春天”?5月19日,“2017中国智慧家庭博览会”同期举办的“2017年中国智能硬件开发者大会”在深圳举行,从物联网核心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两大维度来解读智能硬件的“脉搏”。作为具有创新价值和行业引导意义的开发者大会,本次论坛涵盖运营商、半导体厂商、AI厂商、开发平台厂商、机器人厂商代表,从生态的角度阐述了对未来智能硬件产业发展走势的判断,为全行业揭示了正确的发展路径。
NB-IoT商用加快 MCU平台化助力
智能硬件要真正为用户带来价值,联网是第一步,而在被称为NB-IoT商用元件的2017年,是否达到预期值?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物联网中心运营拓展总监黄妙分享了“NB-IoT应用与发展趋势”时指出,物联网业发展迅速,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IoT连接数可以达到300亿元。在众多的连接技术中,NB-IoT的出现迎合了运营商对低功耗、广领域的应用场景连接的需求。虽然NB-IoT标准在去年6月通过,但NB-IoT的优势在于信号广覆盖、低功耗、大连接、低成本、高可靠和高安全,因而业化进展比较快。
黄妙表示,今年4月份已有20万片NB-IoT芯片的量产,从5月份到年底,每个月大概有100万片产量,其成本为70元。按照华为预测,今年年底可以达到5美元,明年可能可以跟现有GSM通讯模块成本持平,界时将极大促进大规模量产。中国电信在NB-IoT方面正在加强部署,在去年10月启动了800兆NB-IoT的商用计划,今年6月将可实现NB-IoT网络的全覆盖,深圳在5月底所有NB-IoT的基站可以部署完开通。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芯片的支持,意法半导体MCU市场经理彭祖年提到,物联网随着应用场景广泛,亿万级节点都需要有一颗智能的“芯”,才能让这个节点发挥本身该具备的功能和能力。这个智能的“芯”既需要有无线能力,运算能力和执行能力,还需要快速的开发来抢占市场,因而ST打造的STM32中枢控制平台策略来应对。
同时,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无线兼容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和信号处理的要求不同,这些都要各自满足,但共性MCU需求是低功耗、小封装和一致性。在面对 IOT时代挑战方面,彭祖年指出,ST提供一是产品的平台化设计,用8位和32位两个平台覆盖所有的应用。随着性能的提升会呈现无缝式、阶梯式的平台化设计,在不同的应用节点上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二是在平台基础上,细分产品,细分市场,不同产品线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方向,满足应用差异化要求。三是全面升级安全性,提供全面的平台工具,包括开发板和软件平台。
随着物联网的火热,国内MCU厂商也大有作为。作为在中国大陆差不多有20多年历史的芯片设计团队,灵动微电子MCU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娄方超以“中国机会,时不我待”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娄方超说,全球MCU市场在200亿-300亿美元中,但真正中国本土企业贡献的不到5%,可以说中国本土MCU大有机会,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呼唤、本土厂商的期待和国民安全的需要。未来5年内,中国会出现3-5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MCU公司。
对于市场的判断,娄方超认为,未来对MCU有四大长期需求,即安全、低功耗、连接性和高性价比。因此,灵动的MM32 MCU也推出五大系列——F系列(主打通用高性能)、L系列(主打低功耗)、W系列(无线MCU)、P系列(超小封装)、S系列两三百种产品型号来应对。 娄方超同时指出,设计一款MCU不复杂,复杂的是搭建MCU的丰富成熟的生态系统,包括开发环境、应用文档、烧录工具、解决方案、在线支持等等。这方面灵动的生态建设已卓有成效。目前MM32的应用涉及无人机、平衡车、电机控制、高清LCD、电子烟等,未来将致力成为中国本土MCU第一推动力,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MCU产品及方案。
视觉和语音交互发展助力落地
要让AI在各行各业“生根”,在视觉和语音交互方面的能力提升至关重要,诸多相关厂商在这方面从各个维度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在视觉技术层面,玛隆科技销售总监周麟在分享“AI助力智能硬件落地”时指出,玛隆提供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可真正地让机器懂得外部的环境是什么,并去判断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更高级的是可感知到情绪。
玛隆开发的PRODUCT AI的PaaS平台为产品赋予超强感知能力,其可在云端部署也可以做到本地化部署,同时架构上可支持CPU或GPU。目前这一平台上有超过600家用户,每天的调用量超过100万,训练的图片数据或视频数据已经超过1亿。他还介绍了在诸如智能眼镜、教育机器人、智能试衣屏、版权保护、标签归类等方面的应用,带来了提升用户体验,提升应用价值的利基。玛隆专注在商品环节,截止到目前为止,已涵盖了包括家居、服饰、电器、宠物、食品等等超过2万多种物体的识别,这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
语音交互一直是 AI的热点,但也一直是难点。三角兽创始人兼CEO王卓然表示,人机对话没有产生爆发式的增长在于语音助手可能不是真实的刚需,还没有达到一个完美的工具状态。做人机对话的公司核心是提供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传统语音理解和语义分析的方法是需要大量的数据,但传统做对话依赖的是非结构化的数据,把文本进行加工、处理,变成可以指导机器学习的过程是成本非常高的,限制了行业的发展。因而,三角兽从深度学习入手,第一步将数据文本进行向量化表达,减轻对结构化数据的依赖。二是最大可能地利用数据,将一个领域学到的知识快速地扩展到新领域,从而可快速地复制音乐、电影、书籍、金融、导航等等这些完全不相关的领域。这是三角兽这几年专攻的方向。目前三角兽经过若干个的评测可以达到95%的正确率,未来的聊天机器人也将具备真正“对话”的能力。
让机器人持续“升级”,开放平台也至关重要。Rokid开放平台技术负责人刘生华分享了“Rokid语音AI在智能硬件场景的交互及落地”时到,如今智能家居的发展从可互联互通到基于传感器的家庭自动化,再到AI大潮下的智能家居,语音AI场景下的智能家居很可能成为智能家居引爆点。Rokid的AI技术应用场景是主打home AI的概念,是在家居的环境下与智能硬件的交互。刘生华表示,Rokid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硬件问题,让机器人与家庭环境相互融合,二是解决如何让机器人听懂“话”,包括自然语义理解和环境感知能力。三是提供开放的协议对接,将语义格式化成标准化的语义,可采取云对云对接和端对端的对接两种方式。
刘生华强调,Rokid打造的开发者社区,就像Google公司推出的SaaS手机包括硬件、安卓系统。参与这一社区,硬件厂商可以利用开放平台集成到他们的硬件中去,这意味着他可以利用我们的开发平台可以完成产品,对普通开发者也可以进入平台分发他的技术。平台包括三部分,一是麦克风阵列,二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三是语音云端服务,并全都免费。
在这方面,上海海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其创始人兼CEO谢殿侠在分享“ruyi.ai:个性化机器人大脑开放技术平台”时表示,语音交互与人脸识别相比,还有比较大的距离。但在特定场景、特定领域、特定用户里产业也在发展起来。海知智能从产品定位上来讲,不是做SIRI,而是帮助客户做自己的SIRI。ruyi.ai产品有三个部分,第一是API,这个会开放给任何客户。第二是提供人工+智能提升bot管理工具,第三是提供企业大脑解决方案。
海知智能将技能插件体系和服务封装成Skills,并打造成开放的模式,一边各种各样的技能插件,另一边是客户合作伙伴,海知智能在中间,将这些打通后,可以跟第三方的平台对接,来助力语音交互赋能。谢殿侠表示,海知智能的特点在于个性化和开放,并且目前的现状是控制器是主体,语音交互是附属的,海知智能在尝试和探索让语音交互是主体的,控制器是附属的,目标是人人会做机器人、人人都有机器人。
机器人开发充满“坑”如何真正打磨?
AI技术上在持续发展,落地到机器人却并为那么“美好”。上海归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宋浩然在题为“张小盒机器人的前世今生”的演进中,从为什么要做机器人、走过的坑以及对行业的一些思考角度进行了交流。
宋浩然表示,机器人这一市场是充满各种“坑”的黑海。归墟在进入时面临没有合适的ID,不能确定技术方案等问题。后来最终确定张小盒形象,但开发时其超小的地盘研发难度超出想象,万向轮的方案也遇到供应链问题,同时面临着各种缺料和说服供应链的问题,可以说困难重生。归墟在一直探索,相继克服难关,同时又攻破了其他技术,包括机器人外骨骼、芯片模组技术、麦克风阵列等机器人相关核心技术,在去年10月机器人小批量量产成功。
因而,谈及对行业的思考,宋浩然表示,一是要考虑机器人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即定位。归墟口号是“让孩子享受从0到1的造物乐趣”。二是机器人(儿童类)面临的现状是是没有实际解决问题。我认为扫地机、儿童故事机等均是刚需。张小盒机器人2代也在紧张的研发中,通过部分机器人技术和其他技术的结合,来真正解决小朋友认知学习这件事。
而归墟的经历是儿童机器人开发不易的一个缩影。反映到产业上,也并不如想象那么乐观。思锐达传媒产业分析师秦伟对“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展望”进行了阐述。秦伟表示,从数据上来看,在未来4-5年里,全球家庭服务机器人在2019年突破1000万,而销售额会达到45亿美元。虽然预期很乐观,但产业实际上几百家厂家,超过100K/月的厂家寥寥无几。
秦伟认为,要进入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了解家庭需求,提供真正的服务。家庭高频需求就是家电家政、社交查询、短途代步、行动辅助、健康检测等。但并不是做了使用率高的产品就带来销售额,而是每个机器人应自带一个服务,比如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清洁服务等。二是要突破传统的2C的销售模式,通过新商业模式,降低消费者一次性投入。比如通过教育机构来赠送教育机器人,这样在进入家庭时受到的阻力会更小。三是提升体验。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技术涉及到AI、语意、场景,业界大多注重的是语音和语意,但如果能和传统智能家居的场景联动,有了联动则会带来更丰富的智慧体验,而且不增加成本,这对消费者有更大的吸引力。四是开放。做教育机器人的厂商都不是教育机构,应开放平台,内容升级交给第三方,这样成本更低,体验更好,在增加消费者黏性的同时降低了运维的成本。当然,其他如后端制造、传统渠道、维保服务等领域的能力不足,带来开发难生产,生产后难上量,把上量后问题多等一系列挑战,需要业界合力克服。
深圳致远软件专业智能硬件开发
上一篇:
传统车机落后了 车联网已经大行其道!
下一篇:
实现AI大规模爆发:智能硬件普及度是关键
产品方案
预约演示
价格咨询